图片新闻

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上海建工召开新兴业务发展推进会

日期:2024-07-04     点击量:

7月3日下午,上海建工召开季度重点工作(新兴业务)推进会,深入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上海建工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创新转型,深入推进六大新兴业务发展。

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对今后一个阶段新兴业务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共同构成了上海建工的六大新兴业务,是上海建工加快转型步伐的重要抓手、是谋求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会上,一建集团建筑节能运维公司、四建集团市政工程公司市政养护板块、总承包部上海建工水电建设公司、安装集团申粤医科公司、基础集团康益海洋工程公司、机施集团上海建工钢构公司、市政总院研究院等7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各自围绕新兴业务的实际开拓、开展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汇报交流。

杭迎伟说,身处新兴业务发展一线,7家基层单位的代表同志的交流发言,让我们收获很多、感悟更深,非常受启发。

对于新兴业务发展,杭迎伟提出五点意见——

发展新兴业务是主动顺应形势之变、市场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说,城市是有机体、生命体,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陈吉宁书记在调研上海建工时说,要牢牢把握城市转型重要机遇,主动顺应建筑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聚焦主责主业加快转型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服务城市、适应城市、主动求变、深化改革、创新转型,是上海建工创立71年、整体改制30年来不变的发展主题。上海建工发展六大新兴业务,就是顺应城市这个有机体的转型。以“事不避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奋斗者精神为引领,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凭借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上海建工发展新兴业务坚定不移、信心满满。

新兴业务是上海建工的“种子工程”“未来工程”

正确看待当前的“种子工程”“未来工程”,积极培育未来的“优势板块”“王牌板块”,使其为上海建工的规模效益作出更大贡献,是我们的重要工作。新兴业务是聚焦资源投入的重要产业,是规模效益的重要补充,是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要处理好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关系。六大新兴业务是基于上海建工的特点,从传统业务中延伸、发展出来的,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传统业务的支撑。新兴业务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会反哺传统业务,输送资金、技术、人才,并给传统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因此,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不是割裂的关系,而是融合发展、协同并进的关系。

发展新兴业务要选好赛道

发展新兴业务,选好赛道至关重要,考验的是我们的智慧和定力。

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找准城市所需。“城市所需、建工所能”,最关键的第一步是要把需求找对、校准,调查研究的范围越全面、越准确,就越能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支撑。

第二,要注重求真务实,坚守“能力圈”。上海建工进入钍基熔盐堆核能、国家大科学装置、邮轮舾装、高速磁浮列车等领域,依托的是强大的建造能力,就是在同心多元化上更好地服务和适应市场需求。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能力圈”,在发展新兴业务过程中,还要持续地提升和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第三,要主动比学赶超,打通最后一公里。要依托市场、依托客户、依托项目,打通最后一公里,抢夺市场先机。

发展新兴业务要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

“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有着三个共同的特征。

一是,都专注于细分市场。今天汇报的7家单位都是发展新兴业务中的佼佼者,虽然领域不同,但都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长期耕耘。只要保持这样的战略定力不断精进,发展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二是,都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新兴业务发展的基石,是构建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我们要在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强度、科研人员占比、研发平台地位等方面提出要求,进一步强调自主研发能力,并建立好“护城河”。

三是,都有深度的客户黏性。持续服务业主,让业主有更多的服务体验,让他们的服务体验更具有可持续性,以此创造市场。还要发挥共情能力,站在对方视角关注、解读、解决客户的痛点、难点、堵点。

发展新兴业务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

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具化在“四大攻坚战”上。

一是增量发展,打好市场开拓攻坚战。我们要保持市场开拓的冲击力,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树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市场开拓为起点,以经济效益为落脚点,在“能力圈”范围内开拓思路、展现担当。

二是降本增效,打好经济效益攻坚战。我们各家基层单位也要有自己的“找茬者”,检视现有的采购、施工、资金、结算、运营各个环节,敢于“挑刺”、提出批评意见,拿出改进方案。

三是技术加持,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我们要拿出更多“杀手锏”,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快现有硬件软件的迭代升级,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

四是数字赋能,打好数字化攻坚战。拓展六大新兴业务,正遇上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期。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智能、集成、创新、互联的“云上建工”,打造企业版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赋能”。

叶卫东介绍了集团新兴业务的发展情况,并对今后一个阶段新兴业务的发展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正确处理好深耕和扩展业务的关系,进一步发挥“四专”机制优势。各单位要紧扣市场实际需求,围绕主业培育新兴业务,实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双向奔赴、双向赋能。二是把握“城市所需、建工所能”,加快城市更新业务发展。各单位要顺应城市更新的新要求,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发挥专业所长,更有力地去搏击市场。三是顺应时代趋势,延伸服务建筑全生命周期。各单位要持续聚焦智能建造、智慧运维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技术赋能,探索公共建筑、道路桥梁、轨道交通、水利设施、生态园林等领域的运维服务。

上海建工全体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子集团主要领导参加今天的会议。

1.jp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