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太浦河上“长”出会客厅、“一刻钟走完沪苏浙”,上海建工建造再提速!

日期:2024-07-15     点击量: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五周年。未来,上海、江苏、浙江走一遍,最少需要花多长时间?答案出人意料,只需要一刻钟。

沪苏浙三省在太浦河上的交界处,被称为“长三角原点”,在这里,全国首个地跨三个省级行政区的标志性建筑——方厅水院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伴随火热气温进入了建设提速期。经由上海建工一建集团的精心雕琢,这里将崛起一座四合院布局的会客厅,4个主题展馆、1个主会馆用3座步行桥连接,建成后实现“一刻钟走完沪苏浙、一天逛遍沪苏浙皖”。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总承包建设的方厅水院,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水乡客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中展示一体化发展成就和江南水乡文化的标志性场所。整体项目将力争在明年5月全面竣工验收。

水乡客厅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由5栋主体建筑及3座跨河步行桥组成,建筑采用四合院形制,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4座主题展示场馆,在太浦河南岸设置会议中心(主会馆),与4座主题展示场馆通过3座步行桥相连。

3座步行桥长度分别为277.2米、270.7米、175.2米,主跨最大长度为135米。

目前,在太浦河北岸,上海馆、江苏馆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和二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幕墙、机电安装施工。三座人行桥中,北步行桥已全面贯通,东、西桥结构吊装完成70%,将于7月下旬全部合龙。在太浦河南岸,方厅水院的主场馆、浙江馆、安徽馆三座主体建筑也在加快施工。

从2023年5月开工以来,一建集团项目团队优化了步行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改用旋挖钻施工工艺,施工效率提高了200%,更有效避免了泥浆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优化了步行桥水中墩围护支撑水下焊接工艺,采用无水焊接施工,使工效提高了20%、能源消耗减少了10%,也规避了水下施工的安全风险。在场馆基坑开挖过程中,土方场地内自平衡技术的采用,既能够减少土方外运,也能够保留耕植土、最大限度实现了环境“原生态”。

一建集团还将发挥施工行业首家“碳管理体系示范单位”的优势,积极推动绿色建造概念与设计的落地。方厅水院将综合利用建筑外围护、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机房、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智能微电网系统、数字能源智控平台等技术,在运行期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近零排放,致力于打造“近零碳水乡客厅”。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