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上海建工集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第六次国内市场会议精神,连日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副总裁周军分别主持召开江苏区域市场、浙江区域市场、安徽区域市场座谈会,与来自三地的一线员工就区域未来长远发展进行充分交流。 集团副总裁王志刚、唐雄威参加座谈会。 在江苏区域市场座谈会上,杭迎伟说,集团第四次党代会明确了“立足大上海、聚焦长三角、深耕万亿GDP城市”的全国化发展新格局。把握格局之变、理念之变、能力之变,持续深化全国化新格局,聚焦长三角是最关键的要统一的思想,聚焦长三角也决定了未来上海建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高度。 为了江苏区域市场的发展,各家单位付出了诸多努力,收获了成效,还有单位以属地化+同城化人才布局的做法,持续提高了区域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面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杭迎伟提出三点要求—— 布点织网络,体现扎根。江苏省经济体量大、发展热度高、活力强,应当在13个地级市广布点、广织网,增加触角面,提升活跃度,不断扩大“朋友圈”,最终实现江苏区域的全覆盖。 增信提能力,体现主动。市场开拓要打好主动仗,增信是入场券。提能力指向的是做好经营、生产、管理统筹,深刻践行“建工出品,必属精品”“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等理念,以此不断增强客户黏性。 投标创业绩,体现深耕。有1%的机会就要付出100%的努力,以中标为突破点,后续往往能打开一个市场一片领域。能力素养的提升必不可少,懂产业、懂运营、懂金融、懂城市规划建设方能更好地开展投标工作。 此外,江苏区域市场的新兴业务发展至关重要,要充分关注并实践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水利水务、高标准农田、电力算力等新兴业务,抓住发展机遇。 落实好集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第六次国内市场会议精神,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家单位的创造性、积极性。成功的模式来源于实践探索,希望各家单位勇于尝试,同时在江苏区域内保持交流互动、资源共享、联动协同、不断开拓,共同开创江苏区域市场发展的新局面。 在浙江区域市场座谈会上,叶卫东说,用座谈会的形式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有收获更有启发。自今年5月办事处挂牌以来,浙江区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各家单位的市场参与度不断提高,发展有序、效果显著,这些都从数据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反映。 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集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围绕空间、产业、时间三个维度拓展业务领域,持续深化“三全战略”,推动形成“立足大上海、聚焦长三角、深耕万亿GDP城市”的全国化发展新格局。聚焦和深耕是其中的主题词。 聚焦,就是要加大人员和资源投入,加强经营力度,进一步做好增人和扎根的工作。过程中,浙江办事处要发挥指导、督促、服务、管理的功能,锚定跟踪重点项目、标杆项目、重点区域,抓信息、抓投标量、抓重点项目策划、抓大不放小,有序推进工作,有效拓展市场。 一分耕耘一分回报。除了集团内部的产业链协同,还要注重协同经营、资源共享,各家单位凝心聚力进行有深度的耕耘,才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是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希望浙江区域市场的各家单位继续努力,为上海建工的全国化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 在安徽区域市场座谈会上,周军说,各家单位在安徽区域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尽心尽力,付出了艰辛和努力,部分单位更是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对于上海建工来说,全国化发展是一场马拉松,拼的是定力,各家单位一定要有坚毅的扎根当地的信心。 第六次国内市场会议提到了要把握格局之变、理念之变、能力之变,持续深化全国化新格局。过程中既要锚定前进方向,也要拓展“朋友圈”,广泛聚力,更为主动地去调集优势资源,做好市场开拓。要始终高度重视并利用好上海建工全产业链协同联动的优势,兄弟单位间互相推介、互通有无,擅长“大兵团”作战。 2025年,聚焦长三角的全国化发展新格局会更加彰显,安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安徽区域市场的各家单位更要坚定不移地布局、布点,在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策机制的基础上,为安徽市场的突破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