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杭迎伟主持召开建筑机器人研发推进与场景应用工作会议、数字化信息化工作会议

日期:2025-03-24     点击量:

3月19日-20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在集团总部先后主持召开建筑机器人研发推进与场景应用工作会议和数字化信息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业务创新发展,进一步研究信息化转型和数字化赋能工作。




来自一建集团、二建集团、总承包部、基础集团、机施集团、装饰集团、市政总院、中央研究院的8位建筑机器人业务主要负责人,先后汇报了各家单位的业务总体进展、实践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思考。

杭迎伟说,去年,集团梳理提出加快实施“五个一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打造一批建筑机器人。上海建工要当好行业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就要坚定地推动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智慧建造,把研发应用建筑机器人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抓手,加快打造建筑机器人系列。

对于未来工作,杭迎伟提出五方面要求——

坚持自主研发、开放合作,更好推动建筑机器人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

对于上海建工而言,在建筑机器人赛道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我们从应用导向来培育“机器人学徒”,期待未来它们会成为我们“离不开的伙伴”。建筑机器人既是科技创新成果,今后也要成为上海建工的科技产品。

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还需要更多地同大学、科研院所等合作,让“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在集团内部实现建筑机器人的跨企业应用也至关重要,把研发与应用结合起来,进而为迭代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未来,我们的建筑机器人发展要从个体化到模块化再到系统化,从研发矩阵到应用矩阵,从实践应用到提供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再到构建人机协同、机群协同的产业生态。

重视成果孵化技能提升

应用建筑机器人的过程中,人也需要同步地更加智慧,这就催生出熟练操作新型生产工具的“机长”。从“工长”到“机长”,根本的是现场施工人员的能力提升。因此要做好机器人+运维工程师+产业工人的实训基地,打造共享平台,培育新型工匠。

以改革创新精神,给予建筑机器人发展更多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主动培育建筑机器人产业,就需要因地制宜出台促进创新发展的配套措施。比如,在当前尽快形成一批科研课题,鼓励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年轻人揭榜挂帅,通过遴选竞争,再把具体政策支持落地落细。

在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建筑机器人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现场需求——重大工程是上海建工建筑机器人最大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浦东机场南下工程中,箱涵台模机器人管用、好用、受用,现场施工效率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在重大工程应用建筑机器人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要注重建筑机器人和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

加强理论研究

集团总部要加强对建筑机器人自主性、应用性、经济性的专项调研,中央研究院要把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交叉技术应用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齐心协力帮助上海建工实现从施工企业到建筑机器人研发应用企业再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转变。


在数字化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集团总工办、信息化管理部、中央研究院、电商公司、羿云科技主要负责人以及集团信息总监汇报了具体工作推进和本年度重点工作情况。

杭迎伟说,上海建工要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整体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强顶层设计,以应用、监管、赋能为重点,建设智能、集成、创新、互联的“云上建工”。

集团总部负责顶层设计,同时要持续打响相关品牌,并且持续迭代升级、创新发展。中央研究院、电商公司、羿云科技是重点推进单位,是上海建工数字化信息化攻坚战的突破点。

打造“云上建工”,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注重实战管用,坚持以监管为导向、注重精准高效,坚持以赋能为导向、注重智慧营造。此外,打造“云上建工”还要把实现全业务领域的全覆盖作为重点。赋能就是需求赋能、应用赋能,还要打牢数据底座,一数多用。

数字化信息化工作要主动服务集团战略,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打造自主产品,注重实用性。

1.jp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