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启用!上海建工助力丝路枢纽“扩容”

日期:2025-04-27     点击量:

4月17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区正式启用。机场枢纽运转高效的背后,凝聚着上海建工市政总院的智慧和力量。机场建成后,原有的1条跑道升级为3条,可满足近期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飞机起降36.7万架次的需求。

作为中国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重要航空门户,新航站楼的启用标志着天山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再升级,对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以及提升疆内外发展互联,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市政总院承担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新航站区集散交通系统、综合管廊系统、雨污水系统(含泵站)、OMC市政基础设施信息系统、景观环境及附属设施等。


不出航站楼,无缝换乘交通工具

根据预测,天山国际机场近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55万吨,远期将达到6300万人次和75万吨的保障能力。对此,市政总院设计团队根据新航站楼与空侧跑道的构型特点,提出“双向进出、多点衔接、到发分离、公交优先”的交通设计原则,在新航站区设计了东、西进场通道。

对外,进场通道分别与现状乌昌快速通道、东进场高架道路(一期)相衔接。

对内,则与新航站区核心区的多层循环通道相衔接,将大流量的交通“化整为零”,根据目标设施区域选择不同的路径分散通行,实现不出航站楼,就可无缝换乘地铁、公交巴士、出租车等交通工具。


顺畅发车,提升旅客满意度

出租车上客点的服务效率是枢纽旅客体验评价的关键内容之一。新航站区的出租车蓄车场通过专用封闭通道,连接至地面的两组上客点,根据客流规模调控服务状态。

每组上客点设置有多个“斜列式”发车位,发车位的每辆出租车为“并联”而非“串联”关系,乘客可以“即上即走”,大幅提高上客点服务效率,也最大限度避免“人等车”或“车等人”的情况发生。


以人为本,为后期运维贴心考虑

为解决空侧机坪下大量市政基础管线穿越所引起的安全运行与设施维护之间的矛盾,项目团队采用了综合管廊方案。管廊与下穿机坪的西进场通道合并设置,一方面节省工程造价,另一方面提升长距离管廊(管线)的维护作业效率。

在这个项目中,市政总院充分发挥在综合交通枢纽领域积累的深厚技术优势,也发挥了区域公司属地化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从规划阶段深度参与,到设计方案充分策划,再到施工建设过程的紧密配合,有力确保了设计方案实施落地,最终满足机场枢纽高强度、高效率的使用需求。

1.pn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